阿婵常去玩的那座荒山上有间小屋,年久失修,大人们说不要靠近,怕落下的砖瓦砸了头。这一日阿婵过去采野莓,却看见荒山来了许多大人,搬来一摞摞的木材,还有石料和糯米浆调的浆糊。没过几日,小屋便修缮完毕,住进一位伯伯。
伯伯人很和气,会主动招呼去玩的孩子留下吃茶,阿婵也很喜欢他,因为他长得高高大大,虽然老了,却老得不难看,尤其是一双蓝眼睛漂亮极了。他说这是他的一位亲人住过的地方,年轻时忙于家业,现在家业传给了儿子,终于可以一偿夙愿,回到故人居所。他会给孩子们讲故事,讲的是一对祖孙,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,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,不过是一名年轻的祖叔叔和他最疼爱的小侄孙。很多孩子不爱听这样平淡的故事,找借口出去玩了,只有阿婵认认真真听完。
那天下午,伯伯讲完祖叔叔教侄孙养兔子的故事,说,全部的故事都讲完了。阿婵问:“阿伯,你是不是就是这个侄孙,这里住过的人是不是就是你的祖叔叔?”
伯伯笑起来,说,阿婵真聪明。
阿婵伏在伯伯膝头,说不清自己心中那一丝丝难过是为什么,可能因为伯伯讲起他的祖叔叔语气总是沉沉的慢慢的。她问:“阿伯,那你的祖叔叔呢?”
“已经不在了。”
“为什么呢?”
伯伯沉吟片刻,说:“人很老了,灵魂就会回到长生天的怀抱,变做世间万物的一部分。等伯伯也老了,灵魂也会飞到天上,和他重新在一块。”
“阿伯的祖叔叔会变成什么呢?”
“他喜欢自由,也许是变成了一只大雁,南来北往。”
阿婵不懂什么叫自由,但是大雁是见过的。她微笑起来,问:“那你呢,阿伯?你是不是要变成一只小雁,跟在他身旁?”
“不是的,”伯伯也微笑起来,低下头望着阿婵,轻声说,“我要变成大雁的巢。” |